中越双方领导人会面,双边农产品贸易开启新篇章!
宸坤供应链
发布于 2024-08-26 / 62 阅读 / 0 评论 / 0 点赞

中越双方领导人会面,双边农产品贸易开启新篇章!

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举行了高规格的会谈。此次会晤不仅是苏林总书记上任后的首次国际访问,更是中越两国高层交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两国关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迈出了坚实步伐。

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强调,中方愿与越方深化战略互信,加强高层往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框架的深度融合,加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口岸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并提升智慧海关的“软联通”,共同构筑安全、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双方还商定,以明年中越建交75周年为契机,举办“中越人文交流年”等活动,进一步巩固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此访不仅彰显了中越两国致力于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越南新领导层对于维护和推动中越友好关系的积极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期待。

紧随其后,8月20日,外交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明确了深化双边合作、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区域和平稳定的共同目标。

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成果斐然,尤其是农产品贸易领域更是亮点纷呈。中国已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越南则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中越双边贸易额同比激增25%,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农产品输华贸易持续拓展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海关总署一系列积极举措的发布,越南的农产品如山竹、乳品、鲜食榴莲、香蕉、燕窝、甘薯及鲜食西瓜等相继获得准入中国市场,标志着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边界不断拓宽,经济交流日益深化与务实。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越双边贸易额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已逼近950亿美元大关;其中,越南自中国的进口额更是实现了惊人的35%同比大幅增长,达到670亿美元;而向中国的出口额也稳步增长至2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彰显了两国贸易关系的深厚底蕴与广阔前景。

在近期的重要会谈中,双方不仅深化了传统领域的合作,更在党校交流、互联互通、工业协作、金融合作、海关检验检疫、公共卫生、新闻传媒及地方民生等多个维度达成了14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关总署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携手签署了三项关键性议定书,为越南新鲜椰子、冷冻榴莲及鳄鱼产品顺畅进入中国市场铺设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这三份议定书——《关于越南鲜食椰子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关于越南输华养殖鳄鱼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以及《关于越南冷冻榴莲输华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要求议定书》,不仅是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里程碑,也是双方深化农业合作、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成果。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黎明欢对此表示,这些议定书的签署是双方专业团队不懈努力、紧密合作的结晶。他强调,越南农业部将继续与中国海关总署保持紧密沟通,细化协议内容,确保越南农产品能够顺利、安全地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接纳,越南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越南农林水产品不可或缺的海外市场之一。从鲜美多汁的水果到精心加工的食品,越南农产品正逐步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展望未来,中越两国将在农业贸易、投资合作及农业技术交流等领域开展更加紧密、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农业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书写中越农业合作的新篇章。


澜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活力增强

8月16日,澜湄合作第九次外长会圆满落幕,标志着中国与湄公河五国,特别是越南之间的战略互信达到了新的高度,澜湄合作已然成为区域合作的璀璨“金色桥梁”。这一平台不仅践行了真正的多边主义与开放的区域合作理念,更为中越两国深化战略沟通与互利合作铺设了宽广的道路,引领澜湄合作迈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既往的合作基础上,中国与越南已构建起包括《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ACFTA)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内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框架。借助这些多边贸易协定的强大动力,两国间的贸易往来预计将在农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迎来持续增长的新篇章,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双边经贸合作的成果。

此次盛会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高瞻远瞩,强调中方愿与越方携手并进,深化战略对话与高层互动,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框架的深度融合路径。双方将加速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及口岸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并强化智慧海关等“软联通”建设,携手构筑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区域经济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中国石家庄至越南河内国际货运班列的成功首发,标志着两国互联互通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条跨越2700多公里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将为两国及更广泛区域内的经贸合作开辟更加便捷、高效的运输通道。

紧随其后,越南政府副总理黎成龙于17日签发第865号决定,正式批准在越中友谊-友谊关国际口岸关键区域实施智慧口岸建设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与能力,有效应对贸易量激增带来的挑战,缓解货物拥堵,降低物流成本,营造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同时,该举措还将有力打击走私、贸易欺诈等不法行为,维护边境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全,为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智慧口岸试点初期,将重点处理越南及东盟其他国家出口的水果、电子元件等货物,以及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等商品。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越南方面表示将持续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逐步扩大进出口货物的种类与范围,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共同开创中越乃至澜湄区域合作的新辉煌。


越南政府力推出口增长新战略

越南海关总署官方网站于8月16日权威发布,标志着越南政府于今年8月8日正式采纳了第122/NQ-CP号决议,该决议聚焦于2024年7月政府会议的核心议题——强化出口导向、精细调控进口规模,并致力于国内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此举不仅彰显了越南政府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外向度与全球竞争力的坚定决心,也预示着越南将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版图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决议核心亮点在于,越南政府明确指示要加速并优化出口结构,特别聚焦于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出口产品,旨在深度渗透并拓展至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政府将充分利用现有出口市场的广阔机遇、既定战略框架及已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优势,同时不遗余力地推动新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与签署进程,为出口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越南政府强调了对大型、传统市场(尤其是农产品领域)的恢复与拓展策略,力求实现出口效益的最大化。

值此中越两国均步入发展快车道之际,两国关系的稳固与发展不仅承载着历史的传承,更肩负着面向未来的共同使命。双方均寄望于在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上迈出坚实步伐,通过深化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携手推进亚洲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为包括中越在内的亚洲各国创造更加丰富的发展机遇与合作空间。

展望未来,随着中越两国在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及标准化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经贸关系将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共同绘制出一幅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美好图景。


评论